科普园地
水土保持科普知识
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
我国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,如城市空气污染、河流水质污染、工业的废水、废气、废渣(三废)污染等,但是,分布最广泛、危害最严重的是水土流失。我国山区、丘陵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/3,大部分面积都有水土流失。据2000年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用先进的遥感技术调查,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%。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,造成群众生活贫困,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。被洪水淹没的地方,不论城镇和农村,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。泥沙淤积在湖泊、水库、河床,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,在全国各省(区)不同程度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。所以说,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。加强封育管理,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,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
在地广人稀、降雨条件适宜、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山区、丘陵区,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,通过封育保护、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,控制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干扰、索取和破坏,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,提高植被覆盖度,减轻水土流失。主要做法是:封山禁牧、轮牧、休牧,改放牧为舍饲养畜,保障生态用水,促进植被恢复。同时,加快这些地区的基本农田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发展集约高效农牧业,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,实现“小开发,大保护”;发展沼气和以电代柴,实施生态移民,确保农牧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,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,促进大面积生态修复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分类
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按以下两种方法分类:
一是根据治理措施本身的特性分类。分为工程措施、林草措施(或称植物措施)和耕作措施三大类。治理中三类措施都要采用,称为综合措施。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含义
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含义是:以小流域为单元,在全面规划基础上,合理安排农、林、牧各业用地,因地制宜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、植物措施、耕作措施,做到互相协调、互相促进,形成综合防护体系,发挥最大的效益。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。工程措施的作用
山坡防护工程的作用,在于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,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,使其渗入农地、草地或林地,减少或防止形成坡面径流,增加农作物、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。同时,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。在有发生重力侵蚀危险的坡地上,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,防止滑坡作用。植物措施的作用
植被覆盖是自然因素中防治土壤侵蚀起积极作用的因素,几乎在任何条件下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。植被在水土保持上的功效主要表现为:拦截雨滴;调节地表径流;固结土体;改良土壤性状;降低风速,防止风害。此外,森林还有提高空气湿度、增加降雨量、调节气温、防止干旱及冻害、净化空气、保护和改善环境等多种作用。保土耕作措施的作用
保土耕作措施分三类:一是改变微地形保土耕作法。古代有坑田、代田、区田法;近代有垄作区田;现代有掏钵种、水平抗冲沟和抗旱丰产沟。作用是沿等高线增加地面糙率,蓄存天然降水,减轻水土流失,达到农业增产的目的。二是增加覆盖保土耕作法。主要有间作、套种、复种、草田轮作和休闲地种绿肥等。作用是增加植被覆盖度,减少水土流失,使用地和养地能有机结合。三是改良土壤的保土耕作法。如免耕、少耕、深耕和深松耕、增施有机肥料、铺压沙田等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,还有增加土壤渗透性、保蓄水分、减轻径流冲刷的作用。修建水平梯田的作用
水平梯田具有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作用。把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,可以减轻水土流失90%以上,是坡耕地治理的主要措施。Copyright © 水土保持网版权所有
扫码关注我们